加拿大鬱金香故事 -- 心印法師提供
提到鬱金香,人們自然聯想到荷蘭的國花。由於荷蘭良好的土壤與氣候,那裏就成為鬱金香的主要盛產地。不過,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,每年在五月都有舉行盛大的鬱金香節活動,這裡邊蘊含著一段有關加拿大與荷蘭邦交友誼的歷史故事。
那是在1940年5月,德國納粹軍隊,侵略歐洲諸國,整個歐洲處於戰亂中,波蘭、挪威、丹麥相繼淪陷,緊接著,荷蘭也陷入納粹軍隊進攻的戰亂中。當時的荷蘭女皇威爾荷米拉(Wilhelmina),為了保全皇室王儲的安全,在當年的六月初,將女兒朱麗亞娜(Juliana)公主一家人悄悄送往加拿大,請求加拿大政府的庇護,加拿大政府接受了女皇的請求,在首都渥太華,撥了一處官邸安置朱麗亞娜(Juliana)公主一家人。
1945年春天,加拿大盟軍軍隊從意大利轉戰荷蘭,相繼打下了荷蘭淪陷的領土海牙、鹿特丹、阿姆斯特丹等主要城市,並於5月5日使荷蘭脫離了德國的控制,於5月6日,加拿大盟軍代表,在荷蘭接受了德國納粹軍隊的投降。戰爭結束的當月中旬,女皇威爾荷米拉,才將他的王儲朱麗亞娜公主一家人,迎回闊別五年的荷蘭。
朱麗亞娜王儲公主在加拿大渥太華首都避難五年,她在到加拿大之前就生了二個兒子,在加拿大渥太華避難的五年中,又懷了第三胎,公主懷孕的消息,帶給荷蘭百姓一股希望的力量,人人都期待公主能生個女兒,他們就有第三代王儲的繼承人了。
在1943年1月,朱麗亞娜公主即將臨產,可是一個國際難題梗在眼前,就是:按照加拿大的法律,任何一位產婦,在加拿大境內生產,生下來的孩子,都要自動申報成為加拿大公民。而荷蘭的王室,也有他們的國法規定,凡是皇室的兒女,必定要出生在荷蘭的本土,才有資格成為皇室的兒女。
在這戰爭的非常時期,加拿大政府面對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,就是:既要保護公主的安全,同時又不破壞兩國的法律。最後加拿大政府為了朱麗亞娜公主的生產,召開了一個臨時國會,破例通過了一項法案,就是:將渥太華市民醫院的一間產房土地,臨時劃歸為荷蘭政府的領土,成為荷蘭政府所有的國土。就這樣,一個國際難題解決了。
1943年1月19日,朱麗亞娜公主順利地在自己的領土上,產下了一個女兒。瑪格麗特小公主的降生,代表著王儲繼承的希望,給正與納粹戰鬥的荷蘭本土人民帶去了興奮的鼓舞力量,而加拿大和荷蘭兩國的友誼也因此更加深厚了。
1945年5月6日戰爭結束,當月中旬朱麗亞娜公主一家人,回到荷蘭。這時正值鬱金香盛開之際,荷蘭政府當即決定送給加拿大10萬株鬱金香,以表達荷蘭人們對加拿大士兵為荷蘭作戰的崇敬,以及對加拿大接待荷蘭王儲的感激。同時荷蘭政府也召開了一個國會,通過一條法案,就是:將渥太華市民醫院那間產房的荷蘭領土主權,歸還加拿大。
1948年,女皇威爾荷米拉退位,朱麗亞娜公主繼承荷蘭王位,她登上王位後,隨即下令從此每年贈送加拿大渥太華一萬株鬱金香。從那個時候以後,象徵著和平和友誼的鬱金香,就在加拿大紮下了根,渥太華都市就成為荷蘭以外擁有鬱金香最多的城市。渥太華爲了建立這個美麗的紀念景觀,以答謝荷蘭女王的好意,從1951年起,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鬱金香節活動。在加拿大渥太華出生的瑪格麗特公主,繼承王位後,於1995年重返渥太華主持鬱金香節活動,同年,地區性的「渥太華鬱金香節」,升格爲全國性的「加拿大鬱金香節」了。
自此,這一段美麗的故事,成就了加拿大美麗的鬱金香節,每年在五月盛開的鬱金香,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延續著加拿大與荷蘭之間的友誼,也時時讓人們緬懷那段艱難歲月的溫馨邦交。
*** *** *** *** ***
故事探珍:
像加拿大政府這樣充滿慈悲與智慧的關懷友誼,實在令人感動。
我喜歡一句有點像廣告詞的話:『握緊拳頭時,好像抓住了許多東西,其實連空氣都沒抓到!張開雙臂時,好像雙手空空,但全世界就都在你手心!』
是的,當我們「推開心窗」,陽光與清新的空氣就會流淌進來,屋子裡,就會豁然開朗。「接納別人、待人如己」就像是張開雙臂,
你我之間的人際關係,必能溫暖且祥和,全世界也就都在我們手心啊!
西班牙有句諺語:『山不需要依靠山;但是,人需要依靠人。』是的,人都需要朋友,若能「關懷他人」,就能夠「贏得友誼」。
因此,讓我們學習減少「防衛性的溝通」,多採取「支持性的溝通」;也問問自己:『最近有沒有關心過什麼人?是不是該主動表示關懷?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