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三集》
09
07-2015
有傘不被雨淋
有傘不被雨淋 -- 心印法師提供
有一個信者,在屋簷下躲雨,看見一位禪師撐著雨傘走過來,信者向禪師喊說:『禪師啊!普度一下眾生吧!度我一程好嗎?』
禪師回道說:『我在雨裏,你在簷下,簷下無雨,你不需要我度。』
信者聽禪師這樣說,立刻走出簷下,站在雨中,向禪師說:『現在我也在雨中,該度我了吧!』
禪師說:『我也在雨中,你也在雨中,我不被雨淋,因為有雨傘;你被雨淋,因為無雨傘。我不被雨淋,是雨傘度我,所以你要被度,不是我度你,不必找我,請你自己去找雨傘!』
禪師說完,便離開他走了!
*** *** *** *** ***
故事探珍:
自己有雨傘,就可以不被雨淋,喻說自己有「無礙智力」,就不會障礙道業的前進。「無礙智力」對菩薩道的行者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能力,菩薩道的行者,如果沒有這個無礙智力,不但度眾生難以成就,自己修學佛法也不能有所成就。
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有提到「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」就能夠「觀其音聲皆得解脫」,這個「觀其音聲皆得解脫」的能力,就是「無礙智力」。
「觀世音」的「觀照」行持,除了觀察外界眾生的苦難音聲,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以外,更重要的是觀察自己內心的苦難音聲,從「此念起、彼念落」的起起落落眾生念頭,去洞察自心的煩惱心念,到底是和世間的什麼現象結合在一起,才讓自己的身心帶來苦難,然後用佛法來幫助自己轉化心境,才能夠得到「觀其音聲皆得解脫」的無礙智力。
在《普門品》重頌有提到一些眾生的災難,這一些災難,天天都會在我們「貪瞋癡」的念頭下,出現在生活中。譬如:經句「飛砂走石」的災難,都是在攻擊別人的時候出現。嫌人家的每一句話、每一個眼神、每個動作,都好像拿石頭在砸人一樣。如果覺得自己一下子被這個人攻擊、一下子又被那個人傷害,這就是處在「飛砂走石」的災難中。陷入這種境遇時,就要拿出「觀世間音聲」的行持,洞察自心的煩惱心念,到底是和世間的什麼現象結合在一起,然後以無礙智力,轉化自己的心境,出離所結合的情境,才能夠解脫「飛砂走石」災難。
外界的人事物,隨時隨地都在呼喚我們內心貪瞋癡的煩惱跟他相應,讓我們掉入激動不安的陷阱裡面,這種種不得自在的情境,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觀察世間音聲的無礙智力,所釀造出來的災難,所以「無礙智力」對菩薩道的行者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能力,不想被雨淋,自己就要有自度的「無礙智力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