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三集》
09 07-2015
處處無家處處為家
處處無家處處為家 -- 心印法師提供

唐朝丹霞禪師有一次想要去拜見馬祖禪師,在路上碰到一個白鬍蒼蒼的老人,丹霞禪師見老人器宇不凡,就向前和老人打招呼:『老先生您住何處?』
老人用手上指天、下指地,回答道:『上是天,下是地。』這意思是說宇宙之內都可為家。
丹霞好像抓住了老人給他的機鋒,就追問老人:『以天地為家,若遇天崩地陷的時候,要怎麼辦?』
老人高聲呼叫道:『蒼天!蒼天!』這意思是說,桑海也會變蒼天,宇宙天地都是在成住壞空無常之中,若知道「觀法實相」就有安住的家。
***    ***    ***    ***    ***
故事探珍:
慈航法師說:『只要自覺心安,東西南北都好』所以放下心中所執的罣礙,就能夠上是天,下是地,處處無家,處處為家。但是世間人執愛聲色貨利、功名權力,這一些聲色貨利、功名權力的現象,不時都隨因緣的變化,不斷的出現無常變異現象,怎麼能夠給人過著平安無事的安住生活?
菩薩的「無住」法境,如同清涼月,四處無所依靠,常遊畢竟空。凡夫認為四處無所依靠的立場,好像是非常危險,其實是非常安全。《心經》說:『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。』人若能肯定自己,不被五慾六塵的境界牽著鼻子走,心有「無罣礙」的安心,則天崩地裂又奈何得了無所住的般若空!所以菩薩若有觀法實相的能力,就有常遊畢竟空的清涼心境,能夠生活在了無罣礙的自在般若空性之中。
一般人的觀念,都認為物質生活要「多」,感情生活要「深」,人生才算是幸福,因此人人的心念,所追逐都是榮華富貴的物質生活,和恩愛熱情的感情生活。由於物質生活無絕對的幸福,感情生活也無絕對的美滿,佛法才將一般人在物質上和感情上所追逐的「絕對幸福、絕對美滿」心念,稱作「顛倒夢想」。行菩薩道的人,若成就觀法實相的能力,就能夠指導人在學佛的信仰中,遠離「顛倒夢想」的心念,安住在「超然物外」的「絕對幸福、絕對美滿」實相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