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省篇-第二十三則
我果為洪爐大冶;
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鎔?
我果為巨海長江;
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?
【音義】
陶鎔︰陶是造就的意思。 鎔音讀若榮,注音作ㄖㄨㄥˊ;以火融化金屬,稱為鎔。陶鎔就是鑄造金屬器物。
【譯文】
我果真當得起一座鎔鑄金屬的大冶洪爐,又何必擔心那些品質粗劣的金和鏽鈍的鐵之難以鑄造成器物?
我果真當得起大海長江,又何必擔心著那些東南西北百川流來的污濁水流,無處可容納?
【講話】
我們若將一些臭銅爛鐵投入火力旺盛的火爐中,臭銅爛鐵上的一些雜質,就會被火給焚燒成灰,而銅鐵經由火力的考驗,卻仍然還是會保留著他原有的本質。
「因果」也是一個大洪爐,我們任何心行,經過「因果」這個大烘爐的考驗,就能呈現真偽的心行真象──真發心的心行,就見得到功德果實;造作的心行,就看不見功德果實。
以布施來說明,佛法教人布施,要以歡喜心、真誠心修布施,若人有這份誠敬的心行,所作之布施,經過因果大洪爐的考驗,就能保留住其誠敬施捨的功德果實;沒有誠敬的布施心行,所造作的一切施捨心行,經由因果大洪爐的考驗,便會被焚燒成灰,見不到其誠敬施捨的功德果實。下面我舉一個佛門布施故事來說明︰
有一個四處乞討維生的貧女,有一天,行乞到一家佛寺,佛寺正好在做法會,他看到許多善男信女來到佛寺燒香拜佛,並且都在佛寺裡打齋布施做功德,就很羡慕人家有那份財力可以在三寶福田中布施做功德。
於是他也想在佛寺中種植一次福田,便將自己省吃儉用所存留下來的一塊錢拿出來布施,他把這一塊錢拿給一位師父,很誠敬的對師父說︰『師父!我是個討飯吃的窮人,沒有大錢可布施,這一塊錢是我唯一的積蓄,我把它布施出來打齋,雖然只是一個小錢,卻代表我最誠敬的布施心意,請接受我的供養。』
佛寺的住持知道這件事之後,心裡很感動,就向他的弟子以及信眾宣佈說︰『今天我要親自主持午供,因為今天的齋供,有一位女居士以他最誠敬的心,將自己唯一的錢財布施出來打齋,我要為這位誠敬的女居士祈福!』
不久以後,一塊錢的功德,竟然給這個貧窮的女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奇遇。這份奇遇因緣是這樣︰
他們的國王因為皇后去逝,終日悶悶不樂,大臣們為了使國王寬心解悶,就為國王安排了一場狩獵遊樂活動。當國王一行人通行在森林中時,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團閃閃發光的光圈,這時候國王就覺得很奇怪,便囑咐同行的大隊人馬,一起朝著光圈的地方走,當他們走到光圈的地方時,光圈不見了,大家走近一看,卻有一位衣衫襤褸的女孩子,睡在大樹下。
國王仔細的看看這個女孩子,雖然衣服穿得很破舊,可是相貌卻非常清秀,出落得有如仙女一般的美麗,國王立刻就喜歡上她了,於是將她帶回王宮,不久即和她成親結婚了。這個當了皇后的少女,就是那位以一塊錢在佛寺中打齋供養的貧女。
貧女做了皇后以後,回想過去行乞的一段日子,想到自己是因為有那一塊錢的布施供養,而後才有這份奇遇福緣,不禁自言自語的說︰『哦!原來這是福田中植福的現報,我當初只不過供養了一塊錢,想不到種下的竟然是這麼大的福報,這時候我可以布施更多的錢財,供養更盛大的齋,那一定可以得到更大的功德。』
於是,她準備了幾十車的財物供品,帶著一群侍者僕從,前呼後擁的出發,要到她過去打齋的佛寺修供養,她一路走一路想︰『當初我只不過布施一塊錢,住持和尚就親自為我祈福,今天我布施了這麼多的供品,和尚一定更重視我的供養。』
沒想到這次他得意洋洋的送了一大堆財物供品去供養,卻只有幾位知客師父代表住持和尚來接待她,為她祝福上供,一切佛前上供行儀,並沒有特別表示隆重,皇后頓然有受冷落的感覺,很不高興的回宮去了。
皇后離開佛寺後,寺裡的大眾請問住持和尚說︰『皇后來供齋,您為什麼不出來為他上供祝福呢?』
和尚說︰『她過去是個貧女,曾以她全部的財產一塊錢,用最誠敬的真心來布施供養,因為當初他有一顆誠敬的真心,所以我重視她的發心,為他主持上供行儀,為他的布施祈福。現在她當了皇后,幾十車的供品,才只不過是她財產的九牛一毛,況且她又存著貢高我慢的心態前來布施供養,就是我為他主持上供行儀,一樣也成就不了過去那一塊錢的福德因緣。因此,我不想為她施捨的這一大堆財物,造作上供的祝福行儀。』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布施的功德是建立在虔誠的歡喜心上,所以我接應信眾,若有化緣,都特別強調布施者要本著「歡喜心」修布施,因為沒有歡喜心的布施,是經不起「因果」洪爐之考驗的。就如同皇后與貧女的布施,因為因地上的發心不同,有真誠的布施心,一塊錢的布施就成就了那麼大的福德果報;沒有真誠的布施心,幾十車的布施也成就不了福德果報。
我們再換個立場,說明洪爐的威力,就如本則《菜根談》所說的,將這一座洪爐擺到我們自己的心中來,如果我果真當得起一座大冶洪爐的話,是擁有怎樣的能力呢?
我要告訴大家,這時候我們的心,就有正定的三昧真火,可以用來考驗一切法的真偽。佛法為了在眾生心中,建立起心靈的洪爐,提供給眾生三種心靈爐灶的燃料,這三種燃料,就是:
1.在時間的遷流中要有「諸行無常」的認識。
2.在空間的變化中要有「諸法無我」的認識。
3.在「無常、無我」的現象中,要有「涅槃寂靜」的立場。
如果人人都能將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」這三種燃料點燃起來,它的威力發揮起來就擁有一座可以勘破真偽的心靈洪爐,那時候,不管自己面對的是些憂悲喜樂或稱譏毀譽或善惡美醜,都不必擔心自己制伏不了這些境界的騷擾。
譬如︰當我們面對變遷的人事,心裡受制在人事困擾中時,如果在心靈的爐灶中發揮得了「諸行無常」的火焰威力的話,就能勘破自己所放不開的人事,透視到人事在緣生緣滅的因緣中,本來就沒有不變的立場,於是就能去除心中的執情,放開心胸,接納緣生緣滅的事實,然後從緣滅中又再緣生另一個新局面的人事因緣。今日緣滅的人事,他日有緣自然會再緣生,無緣強求也挽回不了。在變遷的人事中,「諸行無常」的燃料,就提供給心靈洪爐驗證真偽的威力,發揮了出離無常困擾的超越能力。
又當我們面對老病的糾纏苦痛,心裡受制在軀體的生死困擾中時,如果在心靈的爐灶中發揮得了「諸法無我」的火焰威力的話,就能勘破軀體是「地水火風」四大條件所組合在一起的一合相,它不可能擁有一個永不變化的我體,只要四大出現不調和的現象,病苦就隨之出現。於是在痛苦中,便知道如何去調適四大,使病苦得以減輕,縱使四大的組織條件已組合不起來了,也不致於對這個假合現象的壞滅,產生對軀體壞滅的生死威脅。
又當我們勘破「諸行」與「諸法」之現象是空幻的面目之後,在心靈的爐灶中,若發揮得了「涅槃寂靜」的火焰威力的話,對一切現象的得失,就擁有一份「不增不減」的安樂立場,這份「不增不減」的安樂,也就是我們心靈洪爐所要陶冶的「真如實相」,唯有這箇「真如實相」的洪爐擺在心靈的中,才不會受三昧真火給焚化成灰。
很多人在宗教生活中,時常會受到一些怪力亂神的邪念所惑,擺脫不了怪力亂神的牽制,而時有神靈附身的經驗,這時候此人如果在心靈中擁有一座燃燒著正定火焰的洪爐,就絕對會有勘破幻執的威力。
下面我舉我個人面對一次怪力亂神的騷擾,以正定火焰考驗幻現在眼前的怪力亂神之現象的經過,以此印證︰心靈中若擁有一座三昧真火的洪爐,就會有勘破一切法的真偽能力。
我有一個養妹,大約在十五歲的時候,我母親才將他領養到我家中來,她的生身父母早逝,丟下她們一群姐妹在苦難中掙扎長大。或許我這位養妹,覺得自己的身世背景太淒涼,害怕自己若沒有能力照顧下一代的話,就徒增心中的掛礙,所以婚後都一直不想生育兒女,她的先生很開明,也不會勉強太太生養孩子。
十多年後,我的妹婿因為家裡沒有兒女可牽纏他的心,便將自己的金錢與心力投入事業中,不但忙得很少回家,也在事業上虧空了不少金錢,我的妹妹對先生的行為,不免有「人財兩空」的煩惱,她想要先生的事業順利,也希望先生不要忘了她,但又不知如何去向先生表達心中的苦悶,於是就去神壇求願,接觸到一些神棍,或許受到神棍的邪說所惑,從此就常常感覺自己有一種被神靈附身的感覺,時常在先生回家的時候,突發性的將自己的「人格」分裂成「神格」,有時自稱自己是釋迦牟尼佛的代言人,有時則自稱自己是觀世音菩薩的代言人,每次都以哭訴的方式,用第三者的立場和先生在溝通他們夫妻間的生活問題。
我的妹婿擔心我妹妹長此下去,會演變成嚴重的精神分裂病,打電話來跟我說明妹妹的精神狀況,希望我能引導她出離這種人格分裂現象。
於是我打電話給妹妹跟她談論此事,我告訴她︰『妳不要去理會這些神靈附身的感覺,這些都是空幻不實的幻執現象。』
妹妹聽了,不但不想去試著排除這些幻執的心態,而且還要我去肯定她神靈附身的感覺,是確有其事。有一天,她來電話跟我說︰『老姊!那個附身的靈,向我說他要到台中找你講話。』
我聽了想一想,沒有正念的人,要幫助她破除幻執,一下子要去否決掉她的幻執現象,再怎麼說,她也不可能信受的,我若不運用她的幻執來治她的幻心,是很難引導她出離幻執的,所以就答應她到台中見我。
就在一個星期六的晚上,我妹婿將妹妹載來台中見我。自從我建立普門學苑這道場以來,都以「平常道」在接引信眾學佛,從不以怪異神奇的宗教現象去迷惑人心。那天正巧翌日要為放生的信眾作一場放生祝福皈依的宗教儀式,會有一些信徒回來隨喜,我擔心她的神靈附身的現象發生,會跟信徒們說一些怪力亂神的話,所以當天晚上,我就陪他閒聊家常,希望激發她的神靈附身的感覺,果真有話跟我談,我就陪她的神靈胡說一個晚上算了,要是在信徒之前,我真的不希望有這種怪力亂神的現象出現。
但是當天晚上,我們談到翌日凌晨三點,她不累,我卻想睏了,妹妹總是對我說︰『「祂」(附身的靈)真的告訴我,想出來跟你談話,但現在又不肯出來!』
最後我說︰『算了!算了!我累了,想睏了,妳也去休息吧!』
大約八、九點的時候,我領導信徒作放生祝福皈依宗教儀式,那時她還在睡覺,我們誦經的聲音吵醒了她,她醒來後,徑自下樓來到佛堂。我們結束放生祝福皈依的宗教儀式後,她走過來對我說︰
『我現在就到佛前上香,告訴祂一定要出來講話,否則我不相信祂是正神!』
我聽了心裡想︰『要來的總是要去面對,就隨她去吧!』
那時候,我們普門還沒有隔壁家的辦公室,所以佛堂的左邊兼做辦公室,她上了香後,就在辦公桌邊坐下來,一會兒她就自我指揮起來。
首先說︰『祂就要來附身了,他要附身之時,我就會打哈欠。』然後她緊接著打了幾次哈欠。
接著又說︰『祂附到我身上的時候,我全身就會左右擺動起來。』馬上她的身子就左右搖擺起來,整個人似乎已進入一種迷糊的狀態。
突然間她大聲的「哇」一聲的哭了出來,並且邊哭邊說︰『我是釋迦牟尼佛,我要出來講話……』
我看到這種情形,將她一拉,把她拉到佛堂前,命令她跪下來,叫她等著我。然後我進去裡面改披上紅祖衣,並請出一隻「如意」拿在手中,走到佛堂應對這一件怪力亂神的事件。
我在佛堂端坐在佛桌前的拜墊上,面對著她,她看到我來到佛堂,本來停止的哭聲又響起來了,我結跏坐好後,就喝叱她說︰『佛堂是清淨莊嚴聖地,在此哭鬧,成何體統!我問妳!妳究竟是什麼人,為何要附在這位婦人的身上說話?』
妹妹聽了回我話說︰『我是釋迦牟尼佛。』
我馬上喝叱她說︰『胡說!』
妹妹馬上又改口說︰『我是觀世音菩薩!』
我又喝叱她說︰『妳又胡說!妳一個人要帶幾頂帽子?又是釋迦牟尼佛,又是觀世音菩薩!』
妹妹聽了反問我︰『那麼你說我是誰?』
我回她說︰『妳是聲界眾生。』
妹妹聽了回說︰『唉呀!你不能這樣說呀!』
我說︰『有話直講,不要在這裡胡搞名堂!』
於是她又哭起來了,她邊哭邊說︰『她(我妹妹人格分裂的自我第三人稱)本來是不可以嫁人的,因為感念她先生過去對她的一段恩情,所以才嫁給她先生的。』
我問她︰『那麼他現在已嫁人了,你又要她怎樣?』
她說︰『我要她出來代替我行道救世。』
我聽了對她說︰『你要她行道救世,她本身也要具足一些福慧因緣,沒有福慧因緣又如何去行道救世?這樣好了,你聽我的安排,你我今天既是有緣相見,我為你皈依三寶,你從此遠離這個婦人,發願成為佛教的護法好了,這樣一樣也可以行道救世的。』
她聽了馬上回我話說︰『不要!』
我聽了這個回答,感覺很難和她理喻,就不想理會她了,於是把眼睛閉下來養神。
她看我不理會她,又開始哭鬧起來,我就讓她去哭鬧,一陣子之後,我張開眼睛來,用怒眼注視著妹妹,妹妹看到我的眼神,不敢對我直視,就停止哭聲,把頭低下來,我喝叱她︰『把頭抬起來,眼睛看著我!妳不敢和我正視,就是沒有正念!』
妹妹馬上她把頭抬起來,安靜一下自己的情緒,默視著我,我們兩眼對視一會兒,然後我起座,拿起如意放在她的頭頂上對她說︰『跟著我念!』
我用台語念了一段般若《心經》,她跟我念到「五蘊皆空」時,突然告訴我說︰『你念那種台語我不會念!』
於是我改口用國語念給她跟,因為平常我《心經》是背誦台語,突然要轉變成國語,一時也比較念不上口。這時候,我心想妹妹既然向我表示台語念不上口,她必定對《心經》有國語的念誦經驗。
於是我停下來反問她︰『我現在教妳念的是什麼經,妳知道嗎?』她回答說︰『是《心經》。』
我說︰『嗯!對,那麼妳會背誦《心經》嗎?』
她回說會,我對她說︰『嗯!很好,妳自己一個人把《心經》背誦出來給我聽。』
於是她就滾瓜爛熟的把《心經》背誦出來了,我命令他連背三次,然後對她說︰『現在妳靜心正意的聽我說,《金剛經》上說︰「凡是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!」今日我們有緣,我大發慈悲,收你為本寺護法,把你編入本寺天龍八部護法部隊中去,委請韋馱菩薩來管訓你,今後不准你出來現形惑眾,如果再有現形惑亂人心的現象,當即請韋馱菩薩去捉拿你回來處罰。快快退下!免得在這裡惑亂信眾!』
說完,我拿起如意,用力的再他兩肩和後背,各打一棒,並大聲喝斥他要退離婦人的身上,就徑自入內,卸下祖衣。
再出來時,我妹妹還跪在佛堂前,但已清醒過來了,我扶他起來,她很尷尬的告訴我說︰『真不好意思,真像個瘋子』。
我笑笑的向她開導說︰『這是一種幻執所產生的幻覺,在你幻執的心中,這種幻覺你一定是會認為是實有的現象,所以才時常受到這種幻執的幻覺所擺佈,如果妳不努力去超越出離這種幻執的困擾,這種神靈附身的感覺,還是會隨著妳幻執因緣再幻現。我今天委請韋馱菩薩加被妳,妳自己也要努力去突破,然後才能出離這種神靈附身的困擾。』
當天,信徒來參加放生,突然在佛堂演出了上述這一幕怪力亂神的戲,大家都看呆了,我擔心這幕怪異現象,會迷惑信眾的心智,當天晚上的共修會,我就特別向同修解釋這件事情,我對同修說︰『你們大家白天有來參加放生的同修,看到我表現的那一幕,或許有人會誤以為我擁有超人能力,所以才有那份威力去制伏那種怪異現象。我現在鄭重的告訴大家,我沒有超人的能力,今天我所表現的只不過是一個修行人的「戒定慧」力而已,大家切莫把我當成是擁有超人能力的怪物!』
為什麼我不會受怪力的騷擾而別人會呢?因為我心靈中的大冶洪爐有三昧真火的威力,所以才有勘破幻相的能力,才有出離怪力騷擾的力量。
本則《菜根談》,下一段文談到的︰『我果真當得起大海長江,又何必擔心著那些東西南北百川流來的污濁水流無處可容納。』這是給我們作為「包容」修養的教育素材。
我們在生活中,時常只看到別人的短處,很少去看到別人的長處,所以心裡總是會出現無法接納別人的心態。
在普門我偶見晚輩提不起接納別人的心胸,便會去提醒他們︰『多去看看別人的長處,人沒有十全十美的,我們可以取人之長處,平衡對別人短處的厭棄心態。』
有時也曾提醒他們說︰『用一種感恩心去面對別人,就沒有什麼不能接納的事了。』
晚輩聽了總會回我一句話︰『我們就是沒有你那麼高的修養。』
在這裡,我要藉著這則《菜根談》所提供給我們的「包容修養」慧語來和大家共勉。如果你要擁有如同巨海長江一般廣大的親和力,就不可以時常以這句「我們沒有你那麼高的修養」故步自封個己的「包容修養」,應該以本則菜根談所提示給我們的「巨海長江」之包容修養自我教育才對。
有二個學畫的朋友,一同去參觀畫展,他們一進展覽場,甲生一言不發的默默欣賞著每一幅畫的佈景,乙生則每看一幅,就要在畫中挑出那幅畫的缺點,來發表一下他對畫的評語。
看完了整場畫展,走出展覽場後,甲生對乙生說︰『奇怪!你在看畫展時,怎麼老是在
注意畫中的缺點?難道畫中的優點你一點也沒發現到嗎?怪不得你學畫進步會那麼慢!』
同樣道理,待人處事若沒有包容別人之短處的雅量,就提不起接納別人之長處的修養,當然在修養上要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修養,就發揮不出來了,因為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」的這「一步」,是「以退為進」的修養,站在百尺竿頭上的人,若不知「以退為進」是會摔落竿下的。
願大家從「包容」的修養,教育自己成為眾望所歸的大器。
(載於七十九年六月二十日出版之第四十三期《普門慈幼雜誌》)
16
02-2015
修省篇-第二十三則